校友之家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友之家 > 校友风采 > 正文

校友专栏|优秀校友宋博轩

作者:   来源: 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10-06   浏览:

一、基本信息介绍

宋博轩,20001月出生,河北邯郸人,中共党员,应用电子技术2021届毕业生,在校期间担任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宣传部部长,曾获西安航空学院优秀共青团员、优秀入党积极分子等荣誉。


二、个人经历

每当回想起在母校的时光,心中总是充满温暖与感激。课堂上老师的谆谆教诲,实训基地里的动手操作,与同学们在操场上的挥汗如雨,这些片段共同构筑了我青春岁月中最坚实的基石。母校不仅传授了我专业知识,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严谨务实、不畏艰难的品格,为我日后投身军旅、报效国家埋下了理想的种子。

毕业之际,怀着对军营的向往和保家卫国的热血,我毅然选择了参军入,成为了人民空军的一员。从校园到军营,环境变了,身份变了,但母校赋予我的那份坚韧与担当却愈发清晰。入伍近五年来,我始终牢记母校师长的期望,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刻苦训练,奋勇争先。我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演训和保障任务,在一次次挑战中磨练意志、提升本领。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,让我先后两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,并获得了三次嘉奖。这些荣誉,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,更是鞭策我不断前行的动力。

然而,我军旅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,无疑是经过层层严格选拔,有幸成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方队中的一名承载员。这份光荣的背后,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。

我们的训练从当年三月便已开始,从春寒料峭到酷暑盛夏,整整六个月,近两百个日日夜夜。训练场上的每一天都是对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挑战。清晨,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,我们已迎着寒风开始军姿定型;正午,烈日当头,地表温度高达数十度,我们穿着厚重的受阅服,汗水如雨般浸透衣背,又从裤脚滴落,在脚下汇成小小的“水洼”。为了达到“毫秒不差、分厘不误”的阅兵标准,一个握枪的动作要重复上次,一个眼神要保持绝对的专注。高强度的训练让我体重下降了整整十斤。那段日子,“苦”和“累”是常态,但“坚持”和“荣誉”是我们受阅队员心中唯一的信念。我们深知,我们代表的不仅是个人,更是整个部队的形象,是国家威严的体现。

九月三日,当我们的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、整齐划一地通过天安门广场,接受祖国人民检阅的那一刻,所有的疲惫与艰辛都化作了无比的激动与自豪。泪水模糊了双眼,那是喜悦的泪,是光荣的泪!我圆满完成了受阅任务,为这场国之盛典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这份至高无上的荣光,不仅属于我个人,更属于培养我的部队,也离不开母校——西安航空学院昔日的悉心栽培。是母校教会了我“责任”二字的分量,是军营锤炼了我“坚持”到底的意志。母校“德能日新,刚健有为”的校训精神,始终是我前行路上不竭的力量源泉。


三、对后辈的寄语

亲爱的学弟学妹们:

母校的岁月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。愿你们珍惜在校的每一天,不仅学好专业知识,更要注重锤炼品格,强健体魄。

一要心怀家国,志存高远。 个人的理想只有融入国家发展的伟业,才能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。无论将来选择何种行业,都要将个人奋斗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。

二要不畏艰难,勇于拼搏。 任何成功的背后,都离不开超常的付出。阅兵训练让我深刻体会到,极致的光荣源于极致的坚持。希望你们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时,能多一份坚韧,多一份执着。

三要脚踏实地,久久为功。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。从小事做起,从基础做起,每一步都走得扎实,才能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。

希望你们能传承西航精神,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,不负时代,不负韶华,用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!